中国发展网讯记者邢成敏报道近日,记者从湖南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全省以工代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25年上半年,全省通过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累计带动20.59万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发放劳务报酬24.36亿元,位居全国前列。这一举措为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通报显示,湖南省在重点工程项目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工作成效突出,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上半年全省推广以工代赈项目达1233个,较一季度增长41.3%,项目数量和规模实现双提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湖南省注重“鱼渔双授”。一方面,各地优先选择用工需求大、技术门槛低的项目,重点开发适合当地群众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同步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6.64万人次,涵盖筑砌、电工、后勤服务等实用技能,帮助务工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发展的转变。
为确保政策红利直达群众,湖南省建立完善劳务报酬发放机制。各地参照当地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合理确定报酬标准;实行专人负责考勤记录,通过银行卡直接发放工资,确保务工群众权益得到保障。据统计,参与项目的群众人均增收显著,有效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
湖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的工作要求,在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进一步推广以工代赈,拓宽就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股票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